业务动态
深圳市基层图书馆赴东北地区培训组织工作圆满完成 2015年08月20日
根据共享工程广东省中心的要求和深圳市文体旅游局提出的不断深化“图书馆之城”建设和推进总分馆制指示精神,8月10-15日,深圳图书馆图书馆事业发展部组织深圳市基层图书馆业务骨干一行26人,赴东北地区进行公共图书馆培训考察,学习当地公共图书馆网络体系、图书馆联盟、共享工程、阅读推广等方面的经验和举措。
经过几天的参观、座谈、学习与交流,大家对东北地区的公共图书馆面貌有了全新的认识,无论是去年新建成开放的东北三省最大的吉林省图书馆,还是服务于基层群众的社区图书馆,都让大家眼前一亮,印象深刻。
总分馆制建设成效显著
哈尔滨市和长春市都采用三级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市图书馆为总馆,下设区县分馆、街道社区分馆、乡镇分馆为基层馆,管理模式有总馆直接管理,也有与合作单位共建。两地总分馆制建设促进了基层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更让广大基层群众享受到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实用与便利,但是在体制、经费、环境、标准、人才、管理机制等方面仍存在很多制约总分馆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
去年刚刚开放的长春市聚业社区图书馆,温馨舒适的环境,热情饱满的工作人员,细心周到的服务也让大家赞叹不已。三名图书馆管理员是社区工作站的工作人员,经过市馆的培训后,自行进行图书编目、上架等工作,免费为社区行动不便的读者提供上门借阅服务。
图书馆联盟建设起步早、发展快、效果好。2008年底建立的吉林省图书馆联盟,作为首个在我国欠发达地区建立的区域图书馆联盟,整合了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科研单位图书馆等省内信息资源,目前已有成员馆84家。联盟成员馆实施纸质资源、数字资源、移动资源三步走共享计划,目前主要是在数字资源方面实现共享,2012年开通数字阅读联盟, 2014年建立移动阅读联盟——“吉林云图”。
共享工程建设与服务另辟蹊径。据吉林省图书馆介绍,截至2014年,吉林省已建立共享工程网点10777个,以资源推广为主要方式,承接国家部分资源建设任务,边建设、边服务,对于一些国家没有提供而群众需求的稀缺资源,采用自建资源的方式,聘请相关教授讲课,录制视频资源,再提供给偏远地区的群众使用。
学术空间构建与阅读推广实施精彩纷呈。在本次培训中,黑龙江省图书馆毕洪秋副馆长以馆员学术空间构建与阅读推广活动为主题为大家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培训讲座。详细介绍了“黑龙江省图书馆学术研究考评奖励办法”,该办法的实施极大地鼓励了职工参加图书馆学术研究与交流活动的热情,提升了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毕馆长还为大家介绍了黑龙江省馆组织的精品阅读推广活动——朗读比赛与真人图书,展示了全省朗读比赛的精华片段,最后还声情并茂地演唱了一首用古法吟诵的诗经,赢得阵阵掌声。
其他省、市图书馆也都在实践中形成了群众喜闻乐见的知名品牌活动,如吉林省图书馆的“文化吉林”讲坛,长春市图书馆的“城市热读”讲座,哈尔滨市图书馆的“哈尔滨讲坛”等。
哈尔滨市图书馆虽然馆舍陈旧,但是工作人员的服务精神值得称赞,阅读推广活动也做的实实在在:协助学校开设阅读课程与各种趣味性阅读服务;为弱势人群子女提供免费授课服务;为视障读者举办网上阅读培训,工作人员定期开自己的车接送视障读者来馆阅读,并开展送书上门服务。
地方文献建设多元化发展。东北地区图书馆的古籍、地方文献十分丰富,各馆都很重视地方文献的收集与开发工作,不断加强与社会相关机构的合作,拓展征集渠道,并自建多个全文数据库,讲坛专家讲座数据库等。
此次基层图书馆培训不仅开阔了大家的视野,学习了东北地区图书馆在体系建设、读者服务、阅读推广等方面的优秀经验,为深圳“图书馆之城”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案例,也进一步增进了市、区、基层图书馆之间的联系,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与交流的机会,得到了广大基层图书馆员的肯定与认可,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并要将此次学习的成果应用于实践工作中。
黑龙江省图书馆毕洪秋副馆长给深圳馆员讲课
深圳馆员在吉林省图书馆进行交流
黑龙江省图书馆的古籍修复吸引深圳馆员驻足围观
深圳馆员在长春市图书馆实地观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