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动态
王世伟研究员受邀在我馆举办学术讲座 2016年11月25日
11月18日,受我馆与深圳图书情报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会的邀请,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原所长王世伟在我馆五楼报告厅举办题为《关于新一轮城市图书馆创新发展的思考》的学术讲座,向深圳地区图书馆界同仁分享其对于这一主题的思考与见解。
讲座由张岩馆长主持。张岩馆长对王世伟研究员的莅临表示欢迎,指出本次讲座是经过调研的有针对性的辅导,具有实际的参考意义。
王世伟研究员就深圳近期热点展开了话题,向大家分析了新一轮城市图书馆创新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他认为,世界正迎来一个新的智能互联时代——“两万时代”,它带来的挑战在倒逼城市图书馆的创新转型。城市图书馆必须乘势而上,积极主动地拥抱互联网。“十三五”期间,将出现快速城镇化,城市图书馆必须做好充分的管理和服务准备。同时,“十三五”期间还面临一个全面小康文化目标的挑战,城市图书馆应思考如何解决对城郊所有读者进行服务全覆盖的问题。如何将绿色低碳融入城市图书馆管理和服务的全过程,也是未来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一个必然挑战。
王世伟从全局视野出发,阐发了对于城市图书馆顺应信息技术发展的见解。他认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已远不是技术手段这么简单,应把互联网作为谋求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方向;而在战术上,应因地制宜、因馆制宜、因人制宜地将信息技术引进消化再创新,让大都市图书馆、各省市图书馆、区县等基层图书馆分三个层次错位发展。图书馆人的资源观、服务观也应顺势而变。他指出,“00后”是未来城市图书馆的服务读者群,这是在读屏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读者,与此同时,读屏也正在覆盖“90后”“80后”,这一发展态势是不可逆转的,所以,具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泛在化、可视化特点的智慧(融合)图书馆已呼之欲出。
随后,王世伟向大家分析了新一轮创新发展中城市图书馆的五大着力点,分别从构建城市图书馆的服务共同体、创新城市图书馆的全域服务链、谋划城市图书馆的造绿路线图、精准落实文化全面小康的目标、以文化自觉自信走向引领超越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建议。他强调,从文献互联网时代到服务互联网时代,关键在如何构建一个“通”的服务共同体。而“通”的关键在于图书馆服务是否能利用智能技术,解决服务中的“痛点”。服务中一个较为突出的“痛点”,是城乡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未能形成空间的均等,尚有一定人口得不到图书馆的服务,这是需要打好的一场战斗——无图书馆服务人口的全覆盖攻坚战。而在全局上,应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结合本地区开展各类服务创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的图书馆服务与管理新模式、新形态和新机制,形成中国特色公共图书馆发展道路。
最后,王世伟提出了“一馆一品牌”的愿景设想,他认为每一个图书馆都可以做出大创新,创造“为人”的场所,用图书馆热和广大读者的智慧改变未来。中国当代城市图书馆的新一轮发展,将重新点亮城市图书馆时间、空间、价值观的人文之光。
/深圳图书馆:谭亮亮